花钱买罪受的英国留学,你受得了吗?

2018-4-9 13:02:19 新闻来源:中华品牌网

    留学英国还安全吗、你会带录音笔去英国吗、你的PPT准备好了吗、你了解英国人吗……每个问题对于中国留学生和家长而言都充满了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留学仿佛是野外生存训练,花钱买罪受,不过这里浓浓的文化存在感仍然会让你有所领悟!

    对于英国大学而言,2018年9月入学的招生季已经进入尾声了,市场热点已经转向学生留学前的住宿预订、银行开户、机票团购等细节问题上了。不过,有些看似更繁琐、更“可怕”的事情——留学英国还安全吗、我的英语能听懂课吗、英国人会歧视中国人吗等等——还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不踏实。

    国际教育圈内好友、番茄公寓的李总(Tony)邀请我在4月14日主题为“英国留学你准备好了吗”行前说明会上做演讲,回应上述的困惑。

    作为“骨灰级”英国校友,我愿意先做些“剧透”,让更多朋友在英国留学前做些观念上的调整。

    001 留学英国还安全吗?

    近两年来,频频见于报端、电视、网媒的留学安全事件一再挑战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承受底限。

    我在英国工作时注意到,恐袭、大火等敏感事件发生后,当地媒体(比如BBC、《泰晤士报》、《卫报》等)总是长篇累牍地渲染。

    西方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社会监督作用。但与此同时,当新闻报道变成一种职业,我开始怀疑它是否为了博人眼球而有意制造舆论。

    我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特意强调媒体聚焦安全事件本身,可能已经偏离正常的舆论导向,甚至不排除推波助澜、制造恐慌的倾向。

    其实英国当地人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面对英国社会的安全隐患,我曾询问一位英国同事:“在英国,谁为公众的安全负责?”得到的答案是Ourselves(我们自己)。英国人不指望政府,他们更愿意自己做主。

    当有人抛出“国内比国外安全”的论断时,我总有不详的预感,“911”之后的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留学是对自我的全方位的挑战,勇气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面对风险时表现出的勇气从哪里来?自主的选择!

    在留学的问题上,比安全隐患更人感到挫败的是软弱和依赖。

    中国留学生有时半夜三更(北京时间)给国内中介打国际长途,提出的问题竟然是什么时间交作业、如何到警察局登记、银行开户要注意些什么……而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英国大学国际办公室就在中国学生的身边,他们却连面对面提问的勇气都没有!

    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留学问题时,经常能听到诸如“是否能保证升学”、“是否能保证有实习机会”、“是否能保证留在英国工作”等有些绝对化、极端化的要求。

    “保证”?谁来“保证”?谁又能“保证”?归根结底,这种心态还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

    这样的留学有什么用?

    舆论、权威、领导、甚至父母,都只能是参考,无法代替我们自己想要的方向。

    002 你会带录音笔去英国吗?

    我在英国的第一节MBA课上,有一个细节让我很难释怀。一边是英国任课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一边是中国同学垂死挣扎地听。

    下半节课开始前,讲台上便有七八个录音笔同时启动,好像是一场新闻发布会一样。

    雅思英语的高分似乎只是“皇帝的新衣”,一到听课、发言、讨论的时候,我们“四六级”的老底就暴露出来了,只知道乱点头,头脑中的英译中和中译英乱成一团,开始“不着四六”了。

    这是活生生、赤裸裸的现实,一点儿也不夸张。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前两个月,大多面临着能否听得懂课的尴尬。

    不过,什么事都难不倒中国人!我们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学习小组”。中国学生为了在英国“活下来”,回归了集体主义,还建立了“国际统一战线”。

    我和Ada、Beny、Brook以及Mark组成了一个中国大陆核心团队,维系了一年,非常稳定,成为了学习小组的核心层。

    外围流动性大,一般会有三个同学,可能是美国人、加拿大人、印度人或是英国人。

    这七八个人下课后,拿出各自笔记或录音笔,像围棋复盘一样,把课上重点内容(尤其是案例分析部分)再过一遍,把不太明白的部分一起讨论,大家一律用英文,实在解释不清的问题就只好用中文“私了”了。

    中国学生最不敢在课上回答问题,不过我们的学习小组还是用奇葩的方式解决了。

    班里一位荷兰女生经常在课上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后来竟然变本加厉,经常打断老师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时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至少要占用五六分钟的时间。

    如果荷兰人每节课(大约50分钟)都占用5分钟的话,10节课下来她就免费多上了一节,凭什么她可以享受“买10赠1”的优惠呢?

    于是我们学习小组决定,只要荷兰人提问,我们这五个人中一定要有一个人跟着提问,把时间抢回来。Mark总是身先士卒,带动了全组的积极性,其他中国同学也就渐渐放开些了。

    在MBA毕业时,这个班里竟然有两个中国学生得了“优秀生”(Distinction)的荣誉——Mark和Beny,要知道30多人的MBA班里只有三个人获此殊荣,两个是中国的!而第三个就是那个荷兰人……

    003 你的PPT准备好了吗?

    在英国,老师通常只讲半节课,另外一半需要分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还要上台演示(presentation)。在英美,口头演讲或演示基本上是“童子功”,学校教育很早就把这种训练作为“标配”。

    而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留学初期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课上的小组都是随机产生的,尽管老师们不认识谁是中国人、谁是加拿大人,但把东西方的同学混搭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每个组各自推举一个组长(group leader或team leader),主要负责收集大家对某话题的见解,同时制作PPT,并上台做演示。很难事先准备,大多是即席演讲,又是用英语,对很多中国同学而言,无异于噩梦。

    场面上,经常听到“嗯”、“啊”、“那个”等中式连接语,引来善意的窃笑,感同身受,很像在国内上英语课。在英国大学,这种演示往往要记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英国留学时的课堂演示训练,正是今后安身立命的技能。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或多或少面临市场营销的压力,向客户做演示(presentation)、谈判、建立客户关系等等是最基本的商业技能。

    004 你了解英国人吗?

    无奇不有的世界,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习惯。

    在昆明,路边鲜花论斤卖;在北京,开车没有走路快;到了迪拜,没有工作政府派;去了纽约,“泡沫”都赖银行坏……

    在英国,留学生会感受三大怪:慢条斯理没法快、挂科托人准瞎菜、酒吧不去太见外!

    其实,文化存在感才是英国留学的最高境界!明白了这里面的文化渊源,也就见怪不怪了。

    005 英国留学第一怪,慢条斯理没法快

    英国算得上“好山、好水、好无聊”,至于这个“无聊”,部分含义是指规矩太多,速度太慢,没有国内变通、方便。

    在英国,时间就像达利画的超现实主义的钟表,懒懒地瘫在那里,好像每一分钟都比国内延长了十几秒。银行开户要预约、看病要预约、课下提问题要预约……

    当你不耐烦地去催促英国人时,他们会非常礼貌地说:

    Apologies. I will get back to you soon. (抱歉,我会尽快给您答复。)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拍不得。

    说来话长,这背后其实是英国历经几个世纪培育的法治社会对人权和平等的保护。

    经过多年的“理性洗礼”,英国人把王权、人权、连同自己,都装进了法律、制度、规矩的“牢笼”,循规蹈矩已经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在这个社会里,公民心态的出发点强调个人利益,个人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的要求满足了就是公平,很像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所倡导的“人人不损一毫”的利己主义社会。

    所以英国人极少加班、休假手机不开机、到点商店就打烊。

    006 英国留学第二怪,挂科托人准瞎菜

    国内有些大学曾经允许“刷分”,不及格可以“刷”过,成绩低可以“刷”高。

    英国大学崇尚“宽进严出”的办学理念,挂科是非常危险的,往往只有一次补救机会,再不过就没有学位了。

    目前就连曾经允许“刷高分”的A-Level系统,也改成了一门课只允许两次考试,而不是毫无节制地、生生把自己的B“刷”成A+才罢休。

    这里托人办事真难!为了成绩去“接近”老师,往往得不偿失。

    千万别给老师送钱!英国老师不会收,为了几百、几千英镑而丢工作,不值当;给几万镑,对送钱的人不值当。

    千万别找行政领导走后门!英国大学里,行政不得干预学术!教授给的分数,学生可以从学术角度去当面argue(争辩),但托到系主任、副校长去做这事,教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甚至可能引发系主任辞职、副校长被弹劾等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千万别请英国人吃饭!请客吃饭在中国稀松平常,在英国却是大事。最多只是咖啡,轻易不提吃饭。真被请了,也是“你好”“我好”地神侃一通,一般吃了也白吃。

    英国人恪守的原则和底线,恐怕还是与法治社会的约束有关。当然,性格上,他们天生被当地阴沉的天气塑造成矜持、严肃、不冷不热。

    007 英国留学第三怪,酒吧不去太见外

    到英国不去酒吧,会被英国同学冷落,更会失去深度国际交流的机会,有种“不到酒吧非留学”的感觉。

    不过,英国酒吧的氛围与中国完全不同。在英国酒吧,酒并不重要,他们很少干杯,几乎从不劝酒,经常看到他们一杯啤酒喝一晚上。

    聊天是第一位的。坐下来喝一杯的感觉要轻松很多,平时的所有隐私(年龄、婚姻、甚至收入)方面的禁忌,也慢慢地放在了一边,人与人的戒备暂时解除,于是才有了所谓的“真情流露”。

    一次我在酒吧与英国人Lucy聊天,我这个基本上不喝酒的人看着长长的酒单无所适从,找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秀兰·邓波”(Shirley Temple),Lucy做吃惊状地笑出了声,等酒上来我才发现,这是一杯粉红色鸡尾酒,感觉像是女孩子喝的。

    我们聊得很开心,我深入了解了Lucy在剑桥读书的经历,满足了对这座教育圣殿的好奇心。天南海北了一通,Lucy把关注点放在了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她对英国的立宪民主非常欣赏,但同时用humiliating(可耻)来形容英国的殖民扩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不过,让英国人如此直接地承认这段历史的性质,恐怕要在酒后。

    说到鸦片战争,就不能不提到圆明园。我告诉Lucy,圆明园内竖起了一尊维克多•雨果的塑像,并刻下了这位同情弱者的伟大作家的名言:“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Lucy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很喜欢雨果的书。不过现在没有强盗了,只有朋友、合作伙伴,不是吗?”Lucy狡黠的一笑,酒劲儿好像过去了……

    酒吧、喝酒、朋友,缺一不可,英国人借助这“三位一体”的文化环境让自己充电,释放出忙碌后的压力,对抗着阴霾天气和世态炎凉。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深圳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3 www.0755s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QQ:2383424132